这里可以自定义文字或者链接

自定义链接

第四届上海法租界史研讨会:上海法租界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广告位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9月25日,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中共上海徐汇区委党史研究室、上海抗战研究会、上海市历史学会协办的“上海租界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四届上海法租界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本届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提交论文24篇。与会专家学者分别由中共党史、城市史、社会史和中外关系史等视角切入,较为全面地探讨了上海法租界与中国共产党诞生及早期革命活动的紧密联系,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及上海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较为新颖的观点与成果。

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蒋杰副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国防大学张云教授及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马军研究员分别致辞。苏智良教授表示,上海法租界与中共建党、中国革命关系密切,对这种关系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对一些重要历史节点和细节的扎实研究之上,但这种研究绝不意味着碎片化。张云教授认为,上海法租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便利。孙中山、陈独秀和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多有在法租界活动的经历。上海法租界同样深刻影响了初创阶段的中国共产党:这里不仅是党诞生与成长的发祥地,还为很多中共领导人赴法勤工俭学、筹划成立早期党团组织提供了条件。因此,详细考察上海法租界中的人、事、物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推动党史研究走向系统化、精细化。马军研究员回顾了自2014年以来历届上海法租界史学术研讨会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法租界史研讨会进行展望。他还指出,未来几年“五卅运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一二·九运动”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将迎来纪念节点,应多做研究。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法租界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上海师范大学姚霏副教授作首场报告,题目为《1933年前中共早期组织/中央机关在沪的空间分布——以上海红色旧址遗址信息数据库为基础的研究》。她利用上海红色旧址遗址信息数据库和上海党史的相关资料,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中央机关在上海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内在逻辑进行了探究,不仅概括出1920至1933年间中共中央活动中心与核心机关所在地的三段变化特征,还揭示了上海作为中共中央早期驻地的优势。中共在上海革命活动的空间分布彰显出上海作为中共中央早期驻地的优势。姚霏副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由只能被动依赖优势空间环境、规避恶劣空间环境,到主动利用不同行政区划间的权力缝隙;从寓所机关合一、群聚性的机构设置,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总体规划的机关设置。空间分布变化也从侧面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不同时期革命任务、斗争形势、斗争环境的总体判断,见证了一个新兴政党的日益成熟。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的徐光寿教授通过系统梳理汇集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的诸多进步分子、报刊和中共早期在此地开展的重要活动与驻扎的重要机构等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同老渔阳里2号的紧密联系,由此认为这一栋住宅被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诸多功能。徐光寿教授总结,老渔阳里2号作为一百年前中国最早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梦想开始落地生根的地方,是早期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源地。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吴海勇处长借由考察1927年7月的上海城市状况、人员流动和主要发生在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诸多事件及它们与国内外局势的关联,尝试复原中共一大召开时的社会背景情况。
中共组织的早期革命活动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江文君副研究员的报告《蔡和森与建党初期的中共党组织》通过列举蔡和森与毛泽东、陈独秀、赵世炎、李立三等先进知识分子的交流往来,梳理了他在法国的勤工俭学的历程与早期建党工作。文章重点阐述了蔡和森参加建党初期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情况,指出了旅外归国的年轻一代在中共发展早期的作用,展现了中共在发展初期与共产国际双向互动的意义。他指出,中共早期是从一些不同的知识分子小团体发展成为更严格地组织起来的列宁主义政党的,而这个过程是曲折而激荡的。
上海大学历史系侯庆斌博士考察了1922年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第二次被捕受审的前后史事,并通过与1921年陈独秀首次被捕相比较,梳理司法、舆论和时局的互动等方式揭示了法租界当局审理此案以退谋进的考量,由此管窥中共中央两度迁出上海法租界的背景和建党初期中共与上海法租界当局关系的演变。
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杨阳进行了题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国民党关系之研究(1920-1921)》的报告,梳理了1920至1921年中共早期组织成员和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间复杂而绵密的社会网,阐述了中共早期组织与国民党的合作趋向与思想差异和中共一大针对国民党的观点、政策争论,从而展示出中共早期成员与国民党人由交叉合作走向组织分化的复杂过程和以上海法租界为轴心的庞大社会网络在中共建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王玉编辑和上海市延安中学朱嘉伟老师则以中共中央特科为考察对象,分别探讨了白鑫事件与上海租界警察。王玉编辑以白鑫事件为中心详细梳理了中共中央特科在上海法租界的处决行动、法租界当局善后的警戒举措和国民党激烈的反应态度与实际行动,凸显了近代上海“一市三治”背景下共产党、国民党和法租界三者之间存在的张力。而朱嘉伟老师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中央特科情报科与上海租界警察的情报关系、情报交易和前者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析了中央特科情报科针对上海租界警察的工作方式和在保卫中共中央、遏制租界当局和国民党当局反攻趋势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新视角下的法租界与中共活动
此次研讨会的一个亮点就是与会学者从许多新视角出发,丰富了上海法租界史和党史研究。来自的上海历史博物馆刘华作了“不安与骚动——《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年报》1919至1925年巡捕房报告摘译注释”的报告,对大量有关上海法租界的重要外文材料做了摘译和注释,有力佐证了1919年到1925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的关键时间段,上海则是关键地点。
随后来自上海城市建设档案馆的曹伟借助馆藏档案文献对上海法租界内与近代中国共产革命活动发生密切相关的建筑、道路和街区进行了挖掘与解读,这种工作不仅有利于红色建筑的修缮,还表现出观察上海法租界与中国共产革命活动关系的新视角。曹伟指出,虽然城建档案与中共党史、法租界史研究的联系尚不紧密,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无法“擦出火花”。城建档案无论是形式上的直观性,还是内容上的丰富性,都能为相关研究提供独特的视角与宝贵的史料支持。未来,随着城建档案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持续深入,上述价值还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陈斌则从红色出版物的视角出发,将1920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出版红色报刊的历史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过程,并从城市史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建党初期中共在上海创办红色报刊的相关情况,并且分析了上海独特的城市社会背景为中国共产党红色出版创造的有利条件。
最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范世涛的报告《上海法租界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1934-1937)》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出发,以在上海法租界内活动的现代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团体为支点,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及其组织在法租界时期的活动情况,并通过独特的经济学视角展现了不一样的历史画面。
区域发展与中共组织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欧七斤研究员作了题为《“民主堡垒”的崛起:中共组织在交通大学的创建及早期发展》的报告,将党史和校史相结合,进一步说明了高校青年学生在我党早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上海市档案馆马长林研究馆员的报告《抗战时期上海法租界内的中共领导机关》借助档案、报刊等资料梳理了1937年至1941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中共领导机关在法租界的设立与分布,并全面分析了中共在上海法租界开展秘密工作的环境优势,从而对抗战时期中共在上海的领导机关等主要选择在法租界作出了解释。
随后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陈国威副教授则将视野转向了广州湾的中共党组织,陈国威副教授从利用中法档案资料介绍了国民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党组织在广州湾的革命活动,并以黄学增为中心,梳理了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选址广州湾进行组织建设的态度与实际决策。
最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秦基伟详细介绍了旅法精英与华工的密切联系以及旅法华工会的成立情况,还借助中法文献资料对旅法华工会的在法活动做了详细梳理。此外通过介绍一战结束后中共旅欧党团帮助并最终领导旅法华工会的过程和旅法华工回国参与建设的历史,阐明了在20世纪20年代共产主义崛起的世界大势下,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的发展势头。
报刊、口述史料的新发掘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许宸睿、成羲、陈泓旭,他们的报告《清末中国人对普法战争的认识——以时人著作和报刊为中心的研究》运用时人著作和报刊等史料,以上海法租界为支点,探究了普法战争在中国引发的社会反响及其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方面发挥的作用。
随后上海师范大学蒋杰副教授在其“法国新见《赤光》杂志第50、53及55期概况——兼论编辑与流传”的报告中全面介绍了于法国文献档案中新见的中共旅欧组织所办刊物3期杂志原件并对该刊的出版发行、编辑团队、影响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梳理,不仅弥补了国内相关史料的缺漏,还对研究中共早期旅法党团骨干具有重大意义,为观察中国革命提供了全球视野。
来自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马军研究员则从书籍翻译的角度出发,以范希衡为中心全面梳理了其人与《上海法租界史》翻译的诸多关系,分析了范译本对倪译本的影响,不仅肯定了范希衡在文本翻译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而且还原了《上海法租界史》早期翻译的历史细节,在《上海法租界史》翻译史上找到了新材料、新视角。
最后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陆轶隽借助上海社会科学院所藏珍贵的工人口述资料对上海工人团体的工作状态、政治参与和罢工运动等做了归纳分析,试图通过挖掘与解读大量成规模记录上海工人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的材料实现微观史学在上海法租界史研究领域中的突破。
宗教、社会与外的冲突、交往
北京师范大学江天岳副教授的报告《法国首任驻华舰队司令卜罗德与太平天国时期的上海天主教会》以太平天国时期法国天主教在上海的发展与活动为背景,着重论述了法国海军准将卜罗德在中国活动的轨迹。其借助法文档案、地方志等材料论述了卜罗德在受到天主教势力渗透的江南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形象转变,凸显出宗教因素在近代法国对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来自复旦大学的何思薇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吴子祺同样将视野转向了广州湾租界地区,何思薇采用传教会出版物和亲历者口述史料等中西文文献,梳理了天主教在广州湾的发展脉络及当地由此形成的政教关系,并着重论述了天主教会在广州湾的慈善事业,从而指出了天主教会在广州租借地行政当局支持下的发展路径,意在从基督宗教的角度拓展广州湾租借地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吴子祺则详细梳理了民国初年广州湾租借地的两项涉及金钱的商业争议,并以此为例探讨了当地华商通过联合、制衡等手段同法国当局抗争以争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从而对民国时期华南沿海的地方社会如何处理殖民管制与国家建设并存的双轨关系进行了分析。
最后上海师范大学杜立婕副教授以上海法租界内的百代“小红楼”为核心,在既有历史研究成果和民国史料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后的新变化对百代唱片内容进行分析,从而以都市人类学视角阐释了上海法租界百代唱片在上海近现代都市化进程中反映中国国家命运和日益增强的基层化趋势。与会者合影

与会者合影

上海大学廖大伟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周武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瞿骏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王瑶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任轶副教授、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张智玮等学者分组评议,提出了有益意见。
圆桌会议由蒋杰副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周育民教授、马军研究员,以及沈萍、马长林、吴海勇等与会学者发言,分别从史料运用、问题意识、视野角度、多领域拓展、跨学科研究和比较研究等多方面讨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与上海法租界的关系,以及上海法租界史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法租界史研讨会的日常建设、讲好法租界内的上海故事与党史故事、关注上海与国内外发展大势的联系等议题也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苏智良教授在会议最后回顾了法租界史研讨会的往届课题与发展历程,在肯定法租界城区史、地域史等方面已经取得的出色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法租界内历史风貌的利用尚有充足空间可供开掘。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广告位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Top